作家讨论了围绕真假证书的问题,通过审视围绕证书、学习和能力的概念中的假设来进行讨论。他还引起了人们对工作系统的武断,并指出证书可能是排斥而不仅仅是资格的手段!
你开始回答你可能在心中询问的问题吧: 不,我没有持有虚假证书,也没有打算获得一张。事实上,直到最近,我一直认为它们是各种欺诈和骗局的一种形式,并且是许多人在为其合法性而奋斗的伪装。我甚至认为这也是懒惰和怠工的迹象,对于个人来说,必须经历才能达到更高的地位。对我来说,证书一直是可信度的一种方式;它是分明学者和无知之间的界限,以及理解者和愚蠢者之间的分界线,以及意志坚定者和失去意志的人之间的界限。
“最近” 因为我的观点对这个说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不再将挣扎简化为知识与无知、活力与懒惰等二元的对立。我也不再将其视为欺骗手段,而是作为一种不得不采取的应对不公正体系的手段。在一个声称以资格和能力为基础进行区分的体系中,却实际上巩固了各种形式的阶级和种族分化,虚假证书似乎成为一种合乎逻辑的策略,以规避这种体系并参与其斗争。但我对自己说这番话。因为我意识到这样说会引起愤怒和责难,所以我需要退一步,而且澄清一些主要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涉及对虚假证书本身的定义。在本文中,我将使用“虚假证书”一词来指代个人通过非国际认可的教育机构获得的任何证书,而没有完成获得该证书所需的学术和知识要求。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空洞的证书或文件,缺乏被证书持有人真正应该掌握的学术和知识。由于可以用金钱换取虚假证书,而不必涉足毕业项目、研究等繁琐事务,因此并不奇怪的是虚假证书被标注为欺骗、欺诈和懒惰。但是虚假证书本身并不是存在的。它自然存在对应的是真实证书,一个由认可的教育机构授予,作为完成特定要求的回报。与通过曲折方式获取虚假证书的个人相反,个人花费其夜晚和白天来获得真正的证书,实现他们的梦想。证书的真实性不仅体现在其认可性,而且体现在它使个人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某一方面,它使个人接受一致的方法论和科学性原则。证书让持有者有资格进入劳动市场,发展个人并且分享创造性成果。
尽管我并不否认拥有这些特质对于持有真实证书的人来说并不是必要的,但很难论证关于证书及其持有者的这种看法并不常见。这种看法已经达到了一个程度,使得学习和文化,或者证书和能力之间的联系显得显而易见。一方的存在需要另一方的存在。毫无疑问,你曾经听说过类似于“一个受过教育而这样的做!”来对发言者不赞同的行为作出回应,或者“一个工程师难道不知道这个东西!”来表示对某个持有工程学证书但却不知道某事的人的不满。
从这些常识和类似的事实出发,对它们的合法性以及基于它们建立的合法性提出质疑。通过审视关于学历的普遍概念中包含的假设,可以揭示学历概念本身,以及与其他概念如学习和能力之间所建立的关系。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一种假设,即对常识进行责任追究有助于揭示常识背后隐藏的社会偏见的相对性。换句话说,研究这些常识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其历史基础,即意义结构与本质上变化的社会结构的联系。由于这种重新构建的过程,问题不仅来自概念之间的关系,还起源于概念本身以及这些之间所建立的合法性。
这一切对文章的主题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质疑将从学历的含义或其代表的东西开始。当然,无法仅用几行文字来概括这个主题的各个方面,但至少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出发点假设。
如我所述,学历是由认可的教育机构给予的文件,这证实用于证明持有者已经完成特定要求。真实学历与虚假学历的主要区别在于颁发学历的机构的认可性,这意味着学历完成的要求与机构本身无关的独立标准是一致的。那么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对学历的需求。
学历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以至于今天它几乎已成为工作的同义词。我获得学历以获得工作,既然我持有学历,我就应该能够获得工作。很容易意识到这个想法也与资格认证的概念相关;持有某个领域的学历意味着他“有资格”在这个领域工作。这也意味着持有学历的人在自己的领域具备能力,因为没有这种所谓的能力,就无法完成这些要求。
在这些观念中,持有真实学历和虚假学历之间的斗争似乎是一场关于资格和能力存在与否的斗争。持有真实学历的人在合理的情况下努力揭露那些抢走他们工作的人的资格的虚假,因为他们拥有那些虚假学历的人所没有的能力和资格。但实际情况比这更为复杂。毋庸置疑,学历带来了很多回报,但它是否真的代表了人们所说的一切呢?是否可以单纯地将学历与能力进行对比,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呢?
我提到真正的证书需要通过特定的要求,但它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人是如何通过这些要求的真实印象。证书本身并不能提示一个人是否有资格或胜任他所学的领域。这意味着依赖成绩绩单来消除一些困惑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高分数经常被视为天赋、优秀和能力的同义词。但这实际上仍然使我们陷入另一个困境中: 高分数是由于一个人在专业科目上的优秀表现还是由于他能够平衡 “容易” 的科目呢?此外,我们如何知道一个人获得这些分数是靠自己还是依赖一些让他轻松获得高分的手段呢?
当然,我们无法从证书的概念中消除这样的难关。因为它代表了经过特定要求的通过,所以关于如何通过这些要求的问题是合理的。不可能讨论这样的问题而不触及其他问题,比如优秀与智力之间的关系,或者能力和获得高分之间的关系,每一个都需要进行特定的探讨以涉及其中的假设。而且,假设我们就这些概念达成了首要的共识,资格问题重新使得我们回到出发点。并不是每个证书都符合某项职责。换句话说,证书可能只是资格认证的一部分,在该过程中,其他因素也会被考虑,比如工作经验、掌握其他语言、使用特定设备或软件的能力。
这些问题构成了我们时代对证书角色的一部分。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这些困难往往被忽略,以便致力于证书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证书成为了社会和职业上升的手段,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工具,以及更好理解世界的手段。
但是,这种积极作用并不是唯一存在的。证书也有着消极作用;它是进入某些劳动力市场不可或缺的通行证,这意味着这些市场对于没有证书的人是关闭的。这意味着证书不仅仅是资格,而且也是一种排斥的手段,而且一种排斥一定群体竞争有限资源的手段。这并不意味着本科、硕士或其他学位的区别,而是意味着那些有机会进入教育机构的人和那些没有机会进入教育机构的人之间的区别,以及那些为进入大学做好准备的人和那些没有做好准备的人之间的区别。
在这种混乱中,虚假证书似乎是对抗系统的简单解决方案,是一种更短的进入竞争而无需担心满足进入的所有要求的方式,以及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来跨越系统设置的障碍。证书似乎也成为对一个不公平的制度的反抗,这个系统在一些人面前关闭了门户,无法忽视人们因为它而获得的一系列幸运机会。
当然可以将描述这场斗争作为那些努力学习和获取高等学历的人和那些选择走捷径的人之间的斗争。这两个形象已经在全球媒体中树立了基石,以特定的意识形态为目的,比如将阶级差距“正常化”。但事实与这些肤浅的简化是相反的。每个人都在自己并没有选择的环境中度过人生,面对并非必定是自己造成的挑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第一天上学时就拥有自己的文化资本,这个资本包括我们的语言能力、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我们适应特定体制的能力以及我们在其中自我表达的能力。所有这些因素都受到我们成长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所出生家庭在我们出生之前获得的机会等等。假设我们都以相同的方式接受教育是幼稚的,假设我们的学业表现取决于我们的智商或者我们的努力而与我们的经济/社会环境无关也是幼稚的。假设每个人都拥有与我们同样的优势是不公平的。
这并不意味着虚假证书没危险。将一个领域的虚假证书与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另一个领域的证书进行比较是愚蠢的;拥有一张虚假的英语文学文凭不能等同于一张虚假的药学文凭。 还有另一个愚蠢的是假设每个持有文凭的人都不具备资格,或者每个持有虚假文凭的人都具备资格。 正如文章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把文凭(无论是合法的还是虚假的)视为超出其本身能承受范围的东西也是愚蠢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不要陷入对每一个情况的特殊性模糊的概括性和每一个情况的独立性。
推广体系的宣传不仅是为了它的目的,而且也是为了他的意义结构。
事实上,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动机是我在Twitter上看到的一些旨在抹黑那些为他们的简历添加虚假文凭的人的活动,理由是他们不适合或没有资格担任他们所担任的职务。 这种指责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正确的, 一个人在他的职位上是否称职或有资格取决于他是否能够完成分派给他的任务,他在职位上能否达到预期的成果。 虽然文凭有助于为这些任务发挥作用,但能力和资格不仅仅在于拥有文凭,必须超越真假文凭的二元对立,以更好地理解斗争和现实。